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期博士生午餐沙龙回顾|那些关于博士生的烦恼


一入科研深似海

满纸写尽心酸泪

我们以为博士生应当是指点江山

挥斥方遒

殊不知,这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科研:浩如烟海的书籍,密密麻麻的数据

还有聪明绝顶的额头

爱情:别人道我太“疯癫”

书呆子,不解人情

沉闷,其实只是简单想要个人作伴

生活:教室、寝室、实验室三点一线

也奢求生活再多点色彩


本次午餐沙龙即针对这些博士生的梦魇

举著衔觞,开怀畅谈

还有专业的心理学老师指点迷津

三人行,必有我师

更有朋辈博士分享自己解决压力的小妙招

倾谈、互动、共饮、游戏

快来回顾本次沙龙会的精彩瞬间


前情提要:

11月24日,第六期博士生午餐沙龙分别在四平路校区创业谷二楼梦想舞台和嘉定校区同德楼茶水吧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情绪管理与压力疏导”为主题,两个分会场都各自邀请到一位心理健康专家和两位优秀的博士生朋辈来到现场,帮助到场的博士生同学舒缓科研压力,探讨学习困惑,交流学术心得,畅聊人生理想。



四平篇

精彩回顾:

1.开场:名师讲堂

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应对它,则需知其本质和来源,心理学专家方圆老师《三脑齐下,和谐共生》为题具体阐述了压力的本来面目,方圆老师一语点醒梦中人,表明压力虽然让人神经紧绷,心力憔悴,但适当的压力却能提高工作效率,让人保持活力,继而引出“和谐共生”的概念,应对压力不应只是一味消除,而应适当调节,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2.中场:师生交流 朋辈分享

(1)首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许君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为主题,配合以有趣的内容和幽默的口吻,结合他的第一篇SCI的投稿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科研之路,并分享了自己应对压力的解决之法——淡然处之,不忘初心,坚持探求,当你蓦然回首之时,便发现自己已行了“万里之路”。


(2)随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马腾“博士研究生的迷茫期与心态转变方法”为主题,以自身实际为切入点,详细明了地叙述了博士生的迷茫与困惑,从突破迷茫到走出困惑的转变,简而言之,逆流而上,应当全力以赴,应对压力,应当头棒喝,勇敢面对,狭路相逢勇者胜。


(3)名师讲堂,指点迷津,朋辈分享,推人及己,接下来就是倾心交谈,相互倾诉,沙龙会精心为各位博士生准备了精致的午餐,边吃边聊,一片温声细语,有三三五五围坐而谈,有双双对对贴耳密语。


(4)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书记陈城老师与现场博士生们午餐交流之后,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科研经历,同时对于博士生群体所关注的问题也给出了解答,指出校团委以及校研会将针对博士生群体搭建平台,举办更多丰富优质的活动。


3.尾场:游戏互动

吃完午餐,稍作休息,便进行了更具有互动性的游戏环节,大家都积极参与,在游戏的欢娱中释放自己的压力,同时与身边的同学积极互动沟通,彼此之间建立起友谊,大家也就自身压力和所遇困难与在场的小伙伴们进行交流讨论,在沟通交流、思维碰撞过程中激发了灵感、衍生了新思路。




嘉定篇

精彩回顾:

1.开场:吐槽大会 烦恼倾诉

参会的同学“踊跃”参与了吐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停滞不前的科研进展偏僻荒凉的校区环境孤独苦闷的单身狗生活等。


2.中场:师生交流 朋辈分享

首先,张让博士进行了以“读博之后的成长与改变”为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结合自己从硕士、博士一路走来的经历,分析了在读博期间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收集论文中的idea等问题。张博士提到想要找到novel idea,一定要有茶水喝干、板凳坐穿的精神,有时候读上十多篇论文,才会产生想法。


随后,心理专家钱钧进行了题为“觉察、对话、行动——与压力这个朋友相处”的主题报告,钱老师根据活动前期收集到的同学们反映上来的压力来源,从专业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压力的类型、本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压力调整自己的行动和思维方式等。在对大家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解答之后,钱老师勉励大家:当走过这段艰难的时间之后,会发现自己也许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完全可以在压力中扛过来,而之前那段处于压力之中的状态,正是自己成长的时候。


最后王一喆博士进行了题为“读博,压力还是动力?”的主题报告,王博士分享了自己切身的心得体会,告诉大家博士固然需要提升综合素质,但最重要的是健康,其次是科研还有社会生活、娱乐。(这不仅也让小编联想到导师的一席话:“要想拿诺奖首先得长寿”)社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情商、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在未来使自己的科研或学术成果更好地得到别人的认可。

3.尾场:共享午餐 游戏互动

正所谓午餐沙龙,令人开心的午餐时刻终于来啦。温馨提示:配合王一喆同学的分享更加下饭哦~

活动的最后同学们一起DIY了杯垫,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大展身手,认真地进行拼贴、刷胶水。现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杯垫,在一块块木板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下面是小编为遗憾没有亲临现场的小伙伴精心整理的干货,快快接招吧!


提问精炼:

Q:如何高效取得科研成果?

A: 不要本末倒置。充分利用好课堂和组会时间,专心倾听他人的交流,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宝贵思路。从问题源头和需求出发,不做跟风性研究。尽快满足毕业要求,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比如师兄师姐待完善的研究,将其继续深入开展。



Q:如何在科技创新竞赛中有所斩获?

A:首先勤于思考,做科研要预计到理想和现实中的差距(仿真和实际落地)。其次要积极主动获取,找到身边资源,主动出击,发挥主观能动性。再结合高效行动力,利用好课余时间,减少低效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团队协作,要相信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


Q:如何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A:“在竞争中去挑战自我,在合作中欣赏他人”。在学习生活中需要找一个标杆,可以是身边的同学、师兄师姐、导师甚至是行业风云风云人物,观察身边人的优秀的习惯,王博士称之为在导师手下“偷艺”,可以锻炼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比如同样的问题交给你会怎么解决,找到与他人做法之间的差距,通过迭代思维,向优秀看齐,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思想。


Q:如何平衡科研项目和生活?
A:要确立学习的底线思维:不破坏健康前提下,尽力做好科研学术。博士是给了你更多的选择权。对于未来想要出国、就业、创业的同学,王博士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Q:如何适应直博生的身份转换?
A:其实我们没必要刻意适应博士生的身份,在不确定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正是因为自己还有着无限的可能,更要珍惜这个阶段,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完成目标,比如:在修好课程学分,满足毕业要求的前提下,让师兄师姐带着写写论文,更多的接触社团和组织,丰富自己的圈子,在与他人交流共处中获取新颖的想法。


Q:如何创造一个无悔的博士生涯?
A:充分利用好时间(拒绝拖延、思维训练、利用好碎片时间、充分利用假期)。做几件让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交几个知心的朋友。挑战自我、勇于担当、不忘初心、让青春无悔。

文案|王俊 曹瑞钧

图片|吴逸隆 苏月同

编辑|王乐彤

责编|潘妍涵

审核|耿倪帅  张一鸣


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可直达哟)
近期活动恋爱IN济|最后的我们,从共舞,到白首
【品茗论道行飞花】首届枫林读书会圆满落幕
嘉人有约|将故事写成我们
【活动】四平路校区“第一次亲密接触”顺利举办
【征集】“一二·九”歌手征集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